花自飘零日自曛
《赠天卿寺神亮上人》,五看春尽此江濆,花自飘零日自曛。空有慈悲随物念,已无踪迹在人群。迎秋日色檐前见,入夜经声竹外闻。笑指白莲心自得,世间烦恼是浮云。诗中原有自注: “师不下寺已五年”,这位神亮大师修行之志可谓坚矣。诗的开篇即从“五年”落笔。“五看春尽此江濆,花自飘零日自曛。”站在江边,看着春水泛滥,已经五度春秋了。在这五年里,花开花落,乌沉兔升,时间的流逝,景物的变化,并没有对神亮上人产生任何影响。“濆 (fen)”,沿河的高地。“曛(xun)”,日落时的余光。这里说的虽然是自然景物,但对人的心灵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春”,对常人可引起激情的冲动,但对大师来说,春意已尽,心已寂然,他静静地站在江边,冷眼旁观着尘世的一切浮沉起伏、盛衰兴亡。人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虚幻的,都会被时间所摧毁,春花会凋零,春日会西斜,唯有大师的清净本心是永恒不变的。“空有慈悲随物念,已无踪迹在人群”,这一联仍是扣住“五年不下寺”来写。“慈悲”,慈爱和悲悯,《大智度论》说: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师对一切众生、世间万物都是慈悲为怀,只是万物生灭皆有份定,其大慈大悲只能是 “空随物念”了。正如王维《燕子龛禅师》诗所说:“救世多慈悲,即心无行作”,追求自心的平静,自然是 “无行作”。大师足不下寺,“已无踪迹在人群”,他的慈悲,是通过自持修戒来体现的。“迎秋日色檐前见,入夜经声竹外闻”,形象地再现了其“心净”的境界。寺院是幽静的,江水澄净,落红无声,兼有竹林隔径,莲池泛波。这幽静,恰恰是大师本心的外现。时已夏末,故称“迎秋日色”。“檐前见”,可见大师是身处禅房之中。入夜了,那清亮幽远的诵经之声隔着竹林传出,在夜空中久久地回荡。倘若我们将这两句与首联合看,就会发现诗人用笔的巧妙。春日已尽,眼下正是夏末,但诗人为何不直写夏天,而称“迎秋日色”呢?想来是由于夏日过于热烈,而秋天则给人以平静、庄肃之感,正足以作为大师心境的写照,因此尽量避开“夏日”等字样。若问大师何以能做到“心净”?“笑指白莲心自得,世间烦恼是浮云。”这里的白莲,既是夏令的实景,更是精神的象征。《维摩诘经》中说:“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得土净。”在佛学中,莲花是人们往生弥陀净土的托胎之处,故常以莲代指净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清净的象征。寺院中,佛像多以莲花为座,就是这个缘故。大师“笑指白莲”,指的也许是池中白莲,也许是佛象之莲座,这一指之间,表示大师的真如本心犹如莲花一般清净无染。而人世间的烦恼,不过是笼罩在真如本心之上的浮云,拂去浮云,即可现出人的本性。“但无妄想,性自清静”,只须修持 “本心”,便可成佛了。晚唐时,佛子大都追求适意,对什么坐禅、念佛、苦行,都不看重,而神亮大师依然能够排除干扰,坚持修行,晨钟暮鼓,诵经念佛,“五年不下寺”,实在是难能可贵。因此,诗人在字里行间对这位上人表示了极大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