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络新闻 > 正文

网络新闻

靳柯刺秦

最近更新2024-08-01网络新闻562
靳柯刺秦《荆轲刺秦王》,司马迁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1),而秦舞阳奉地图匣(2),以次进。至陛(3),秦舞阳色变振恐(4),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5),前谢曰(6): “北蕃蛮夷之鄙人(7),未尝见天子,故振慴(8)。愿大王少假借之(9),使得毕使于前(10)!”秦王谓轲曰: “取舞阳所持地图! ”轲既取图奏之(11),秦王发图(12),图穷而匕首见(13)。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14)。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15),袖绝(16)。拔剑,剑长,操其室(17)。时惶急,剑坚(18),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19)。群臣皆愕,卒起不意(20),尽失其度(21)。而秦法: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22);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23),非有诏召不得上(24)。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 (25)。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26)。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 “王负剑(27)!”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28)。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29); 不中,中铜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30)。轲自知事不就(31),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32): “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33)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34)。”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35)。

〔注释〕(1)奉: 捧。 樊於(wu)期: 秦将, 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函: 盒子。(2)秦舞阳: 燕国勇士。此行荆轲为正使,他是副使。地图: 指燕国南部的督亢的地图。(3)陛: 殿前的台阶。(4)振恐:振,作“动”解,引申有“战栗”之意; 恐,恐惧。(5)顾: 回看。(6)谢:谢罪。(7)北蕃: 北方的藩属。蛮夷: 自贬之词。鄙人: 粗野之人,指秦舞阳。(8)慴(zhe):害怕。(9)少: 稍微。假借:这里是宽容的意思。(10)毕使:完成使命。(11)奏: 进献。(12)发图: 把卷成一轴的地图张开。(13)穷: 尽。见: 同 “现” 。(14)揕(zhen):用刀剑等刺。(15)自引而起: 自己抽身站起。(16)绝:断。(17)操其室: 提住了剑鞘。(18)坚: 紧。(19)环: 环绕。(20)卒(cu): 同 “猝” ,仓促。(21)度: 常态。(22)尺寸之兵: 意思是指“任何武器” 。尺寸,极言微细。(23)郎中:宫廷的侍卫。陈: 排列。(24)诏: 君主的命令。(25)搏:搏斗。(26)侍医: 随侍在国君左右的医官。夏无且(ju): 人名。提(ti): 投击。(27)负剑: 背剑,把剑推到背上。(28)股:大腿。(29)引:举起。擿(zhi): 同“掷”。(30)被: 受。八创: 八处受伤。(31)不就: 不成功。(32)箕踞:伸开两脚坐在地上,形似簸箕,表示倨傲。(33)生劫:抓活的。(34)约契: 订立盟约,指迫使秦王答应退还诸侯的土地。(35)不怡(yi):不愉快。

〔鉴赏〕《荆轲刺秦王》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司马迁在荆轲身上倾注了真挚而深沉的感情,在这段选文里真实而曲折地再现了荆轲刺秦王的壮烈场面,赞扬了荆轲为反抗强秦不惜自我牺牲的侠义精神。选文分为四个层次。先写荆轲献图。咸阳宫内气氛庄严,秦王着朝服、设九宾,以最隆重的外交礼节迎接荆轲。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匣子,秦舞阳捧着燕国督亢的地图,三拜九叩,依次而进。朝廷上下金鼓齐鸣,山呼万岁。秦王自然乐不可支,因为樊於期是他用“金千斤、邑万家”悬赏的叛将,督亢又是燕国南部肥沃富饶的地方。而今,全凭自己的赫赫威势,就令燕国派特使奉上,这是何等的威风!他正陶醉在胜利之中,哪里想到会风云突变,危在旦夕。这个场面对荆轲也非常有利,一切都照计划进行。就在胜利在望之际,顿生不测风云。秦舞阳在秦王的台阶前“色变振恐”。秦舞阳原也是燕国的一名勇士,十三岁时就敢杀人,因此,被太子丹选为荆轲的副手。舞阳临战前的恐惧,引起了朝廷上下的怀疑,群臣“怪之”。形势万分危急,不仅秦舞阳性命难保,更重要的是谋刺秦王的计划面临危机。危急关头,荆轲先是对秦舞阳回头一笑,这一笑,使紧张的气氛为之一转。接着,荆轲又沉着地上前一步,向秦王谢罪: “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这是解释舞阳色变振恐的原因,因为是下贱之人,没有见过天子,言下之意是天子的声威使舞阳见之而色变。这解释之中带有恭维,使秦王听之声声顺耳。然后又说: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舞阳手中捧着的可是富甲一方的宝图啊! 荆轲对秦王的心理早就了如指掌,三言两语就巧妙地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地图上来。秦王果然上当,不再深究舞阳的色变振恐,命荆轲献上图来。荆轲从容地从舞阳手中取过地图,顺利地献给了秦王。至此,危急的形势彻底缓解,事态又顺着荆轲的计划发展。面对如狼似虎的秦王,气象森严的咸阳宫,勇士秦舞阳色变振恐,荆轲以其从容镇定随机应变,化凶为吉。两相对比,鲜明地表现了荆轲的勇敢机智。特别是一“笑”和一 “谢” 两个细节,更是充分地表现了荆轲临危不乱、大智大勇的英雄气度。

以上一段写献图,这是荆轲刺秦王的前奏,也是刺秦王的先决条件。下一段开始叙写荆轲刺秦王。只见秦王得意洋洋地打开地图,不料“图穷而匕首见” 。这把匕首太子丹用百金购得,并“使工以药焠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事情起于一瞬之间,秦王还没有反应过来,荆轲“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因,表示时间的副词,“就” 的意思,暗含“立即”之义,可见荆轲动作敏捷。左手右手各有分工,可见荆轲沉着机灵,手脚麻利。一手抓秦王之袖,一手持匕首刺之,将天下至尊置于股掌之间,持刀相刺,足见其不畏强暴、舍生忘死。可惜,没有刺中。“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秦王这一惊非同小可,立即抽身直跳起来,竟将衣袖扯断,从荆轲之手逃脱。秦王立即拔剑还击,然而,由于“惶急” ,加之剑长,剑鞘又套得紧,一下子不可能从腰间拔出来。荆轲一刺未中并不罢休,紧紧追逐秦王不放,秦王只好“环柱而走” 。荆轲的壮举,把咸阳宫内的群臣吓得魂飞魄散。作者用 “群臣皆愕” 、“尽失其度”八个字,活脱脱地画出了这群酒囊饭袋,在突起事变面前一个个呆若木鸡、惊慌失措的丑态。接着,作者抽出笔墨,交代了荆轲如入无人之境、朝廷上下竟然束手无策的原因: “秦法: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近君者无兵器,执兵器者又不近君,即使手中有兵器,无诏令不论情况如何紧急也不能上殿。秦王制法本为保护自己生命安全,结果作茧自缚,真正遇到不测,却兵在眼前救不得,岂不是绝妙的讽刺。群臣惶急之余,一个个手忙脚乱。蜂拥而上七手八脚地“共搏” 者有之,用所捧药囊投击者有之,在殿下高声叫嚷“王负剑”者有之。咸阳宫内乱成了一锅粥,作者却能够条理清晰地一一写来。朝廷上下的惊恐万状,有力地烘托了荆轲的形象。由于一刺未中,形势对荆轲越来越不利。在左右的提醒下,秦王把剑鞘推到背上,把剑拔了出来。于是,用剑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被废,不能再追逐秦王,当然也无法再接近秦王行刺。但是,他决不束手待毙,毅然高高举起匕首,用尽全身的力量向秦王狠狠地掷去。可惜,这二刺又不中,雪亮的匕首高高地钉在咸阳宫铜柱之上。《战国策》里本只有“中柱”二字,司马迁加了一个“铜” 字。有人认为,“中铜柱” 太夸张了,因此,将“铜”改为“桐”。于是,在《史记》不同的版本里“中铜柱” 、“中桐柱”二说并行。“中铜柱”成为荆轲的一个壮举,成为荆轲勇猛无畏精神的见证。荆轲二刺又不中,而且丢了匕首,秦王长剑在握,加上秦臣群起而攻之,形势对荆轲更加不利。“秦王复击剑,轲被八创。”秦王先断其左边的大腿,继而又砍伤他八处,表现出报复时的十倍的仇恨,百倍的疯狂,充分暴露了凶残狠毒的本质。“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这里通过人物心理、动作、语言的描写,完成了对荆轲形象塑造的最后一笔,集中表现了他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精神。难怪左右杀死荆轲后,秦王仍然心惊肉跳惶惶不安,“不怡者良久”。

司马迁怀着对荆轲十分赞赏的心情,通过荆轲献图、一刺秦王、二刺秦王、视死如归四个层次的叙写,生动地再现了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咸阳宫里发生的一幕壮烈的悲剧,细致地刻画了舍生取义的刺客荆轲的形象。荆轲的形象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征: 首先,荆轲是一个有一定的政治头脑的刺客。他对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有足够的认识,他知道“此国之大事也” ,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到燕国的生死存亡。他对“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的危险性也有清醒的预见。易水送别时,荆轲高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的歌声说明他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次,“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先是田光以死相激,他才勉强去见太子丹。后来太子丹竟疑他改悔,逼他上路,令其大为不快。但是,既与太子约定,也就舍生忘死去办,即使赴汤蹈火,依然义无反顾。第三,不但有勇而且有谋。他反抗强暴,勇敢顽强,敢笑敢骂,临危不惧,宁死不屈,敢于刀刃相见。同时,他又沉着机警,善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逢凶化吉。这三个特征说明荆轲并非为知己卖命的有勇无谋的一介莽夫,尽管他也使用了毫不足取的普通刺客的个人冒险手段,但是他与普通的刺客相比,具有明显的高下之别。荆轲是失败了,然而,我们不能以成败来论英雄,正如太史公所说: “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 (《刺客列传》)他反抗强暴的壮烈行动,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反抗强权推翻黑暗统治而英勇斗争。

司马迁写荆轲全靠“实录” ,决不虚构夸张。本篇史实主要据《战国策》,除此而外,司马迁还亲自调查了曾与夏无且交游的具知其事的公孙季功、董生等人,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互相参照验证,纠正了一些流传的妄说。实录精神还表现为纯客观的叙述,作者把主观感情灌注在字里行间,而不直接发一句议论。荆轲的光彩照人的形象正是通过荆轲的 “笑” 、“谢” 、“揕” 、“逐” 、“擿” 、“骂”等具体的语言、行动表现出来的。再如:选文中三次用 “惶急”一词,写秦王和群臣的忙乱,用 “不知所为”写秦王的失魂落魄,用 “皆愕”写群臣呆若木鸡,用 “尽失其度” 写群臣仓皇失措,无不传神精到,在客观叙述中明显地带有讥刺。

“荆轲刺秦王” ,事情本身就很惊险,再加之这一切全发生在极短的时间之中,更有秦舞阳见虎而色变在前,荆轲两刺不中在后,真是危机四伏,险象丛生。作者却从容不迫,按事情先后顺序一一道来,逼真地再现了这个紧张而又壮烈的场面。在 “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之际,作者巧妙地运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写法,腾出手来写群臣的反映,接着又插叙秦法,写完群臣又回到环柱而走,既讲清了事实,又注意到文章的起伏跌宕。

作者还善于调节语言的节奏以适应文章表达的需要。“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这段话婉曲而悠长,不但使秦王听之顺耳,而且也表现了荆轲的坦然沉着。“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这一段用词简练,语句短促,令人感到形势的紧迫性,并且透过这急促的语句也不难看出秦王的惊慌失措。

在历代统治者眼里,荆轲与所有的游侠、刺客都是扰乱社会的暴徒。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时说: “轲不足道也”。朱熹更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而司马迁却专设《刺客列传》、《游侠列传》,对他们舍生取义的侠义精神倍加赞赏,特别是在本篇中,运用众多的艺术表现手法,精心刻画了“磊落殊不伦”的荆轲的形象,热情歌颂荆轲不畏强暴、舍生取义的精神,表现了司马迁深刻的人民性思想。

字数:4831

作者:陆志平

知识来源:吴功正 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328-3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