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原文、注释和鉴赏,苍苍竹林寺(2),杳杳钟声晚(3)。荷笠带斜阳(4),青山独归远。 【注释】(1)灵澈:原名汤澄源,中唐诗僧,当时为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云门山云门寺出家和尚。上人:对佛僧的尊称。(2)苍苍:深青色。竹林寺:故址在唐代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南)黄鹤山上,又名鹤林寺。东晋元帝大兴中(318—321)建成。(3)杳杳:幽远而不见踪影。(4)荷笠:背负着斗笠。【赏析心得】诗人与灵澈相遇又相别于润州,大约是代宗大历四、五年(769—770),其时他已年过花甲了。当时待官在家,心情颇为郁闷。此时,灵澈云游江南,在润州竹林寺作短期逗留,也即将归山会稽。无论是入世之人还是出世之人,两个都是失意人,他们一见如故,却又不得不挥手告别,有点依依不舍。这首绝句便是描写傍晚时分,诗人一程又一程,相送灵澈暂回竹林寺归宿的情景。“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作者与灵澈,一路相送,一路相谈,相见恨晚,相别嫌早,巴不得相送之路无限延长,不见尽头。哪知道,晚钟撞响,钟声杳杳传来,两人知道,竹林寺就要到了,但诗人仍不愿分手,坚持相送。正当他俩相谈甚欢,难舍难分时,隐藏在深山密林中的竹林寺已露出了尖尖檐角,灵澈不得不合十作别。挥别后,诗人仍伫立原地目送灵澈。“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只见高僧背负斗笠,神态潇洒,夕阳斜射在身后,独自向那青山中的寺庙快步疾行。诗人只见他的超尘身影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苍茫夜色中。返回途中,他回味与上人的谈话,受益匪浅,心中的郁闷早已化淡,对官场一时的失意也就等闲视之了。
- 水泄不通的意思,及其含义,水泄不通基本解释
- 风声鹤唳的意思,及其含义,风声鹤唳基本解释
- 火烧火燎的意思,及其含义,火烧火燎基本解释
- 芬芳迷人的意思,及其含义,芬芳迷人基本解释
- 俯拾即是的意思,及其含义,俯拾即是基本解释
- 格外挺拔的意思,及其含义,格外挺拔基本解释
- 骑上扬州鹤的意思,及其含义,骑上扬州鹤基本解释
- 日近长安远的意思,及其含义,日近长安远基本解释
- 容容多后福的意思,及其含义,容容多后福基本解释
- 三杯和万事的意思,及其含义,三杯和万事基本解释
- 拔赵帜立赤帜的意思,及其含义,拔赵帜立赤帜基本解释
- 百变不离其宗的意思,及其含义,百变不离其宗基本解释
- 拨云雾见青天的意思,及其含义,拨云雾见青天基本解释
- 不打不成相识的意思,及其含义,不打不成相识基本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的意思,及其含义,不分青红皂白基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