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诗句】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出处】唐·王维《山中送别》。 【译注】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全诗】 《山中送别》[唐]·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全诗赏读】 这是一首送别佳作。与一般送别诗不同的是,它并未刻画离亭饯别执手相看依依不舍的场景,而是别出心裁地选取了别后的一个场面。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送别友人后,诗人一个人慢慢地回到住处。时已近暮,诗人回到家里,轻轻地关上柴门。这两句平淡如白话,但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却隐含着汹涌的感情。有过送别经验的人往往都知道,送别最“黯然销魂”的那一刻,并不是离人动身,看着离人渐行渐远的那一刻,而往往是送别归来的那一刻,感觉离人似乎还在身边,而其实 “他”却已然远去,那种孤寂与失落,远胜送别之即的伤感。王维正是以诗人敏感的心捕捉到这种感受并用一个简单的动作 “掩柴扉”加以表现,从中看出诗人别后的落寞与黯然。诗中交代送别归来正是“日暮”时分,夕阳西下,暮色袭来,令诗人又添几分伤感。在这里,写景又有效地烘托了气氛。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化自 《楚辞·招隐士》中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但一个“绿”却是用得意象飞动。这两句是写诗人送别归来的心理活动。回到家里,他不禁想起,明年春草绿了的时候,友人会不会归来呢?这句话本来应该在送别之际问的,却没有问,友人已是远去,这句话又浮上心头,有一分欲说还休的情致。唐汝询在《唐诗解》 中概括这两句的内容为: “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 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 刚刚送别,就盼望明年能再相聚,情意之深可想而知; 正是因为 “归期难必”,所以 “离思方深”。这两句主要是采用直抒心声,以情语成文的表达方式,抒发对友人的深情。 这首诗题为《送别》,并无一字写离别情态,而别时的依依不舍与别后的无尽想念已是见于言外,字字明白如话,却是余味无穷。
- 先来后到的意思,及其含义,先来后到基本解释
- 一无所获的意思,及其含义,一无所获基本解释
- 又惊又喜的意思,及其含义,又惊又喜基本解释
- 灵丹妙药的意思,及其含义,灵丹妙药基本解释
- 同流合污的意思,及其含义,同流合污基本解释
- 弃之如敝屣的意思,及其含义,弃之如敝屣基本解释
- 千锤成利器的意思,及其含义,千锤成利器基本解释
- 群起而攻之的意思,及其含义,群起而攻之基本解释
- 容容多后福的意思,及其含义,容容多后福基本解释
- 三杯和万事的意思,及其含义,三杯和万事基本解释
- 三杯通大道的意思,及其含义,三杯通大道基本解释
- 三人成市虎的意思,及其含义,三人成市虎基本解释
- 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及其含义,哀莫大于心死基本解释
- 不食人间烟火的意思,及其含义,不食人间烟火基本解释
- 成败在此一举的意思,及其含义,成败在此一举基本解释